
如何玩转B端产品设计的“参与感”
“参与感”一词常常出现在C端产品的用户运营领域,主要指围绕用户思维来设计一系列互动行为,实现以用户增长为主的目标。与其相比,这个重要的关键词在B端产品领域内的出现频率却是寥寥。 为什么认为它重要呢?实质上,“参与感”是人(用户和研发者)与产品的一种情感的连结,它往往也决定了一个人的问题思考视角。
“参与感”一词常常出现在C端产品的用户运营领域,主要指围绕用户思维来设计一系列互动行为,实现以用户增长为主的目标。与其相比,这个重要的关键词在B端产品领域内的出现频率却是寥寥。 为什么认为它重要呢?实质上,“参与感”是人(用户和研发者)与产品的一种情感的连结,它往往也决定了一个人的问题思考视角。
用户体验报告不仅是产品人必须会的一个技能,也是运营人员可能会接触到的一项工作。现以自身接手的一个项目为例,告诉你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手写一份合格的用户体验报告。框架动笔之前,先将整体思路在脑海里过一遍,然后用图记下来,以便随时进行思路的调整。 这里,主要通过六部分进行构思,具体根据所体验的项目来
昨天在我的知识星球里有个同学提问,她参加腾讯的产品经理秋招,有一道产品面试题想了解下我的观点。 题目主旨大概是这样的: 在微信里加入一个功能,帮助微视推广。 看到题目,我直接就想到了前段时间微视的各种操作。 在 QQ 里新增入口,在微信朋友圈增加限时推广入口,还策划了一次补贴刷屏活动,当时直接把
最近有人问我说: 中哥,作为一个B端产品经理怎么能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呢? 很多初入To B行业的产品经理,在产品经理改变世界梦想的感召下,读了大量产品经理有关的书:《启示录》、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》、《用户体验的要素》、《Dont make me think》;Axure原型工具各种技巧用得贼熟,几
当时我愣了一下,这个问题虽然之前我有零散的思考过,但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产品而言的,好像还真没梳理过通用的流程或方法论。 后来我又上网进行了查询,发现相关资料也很少。 我猜测主要的原因是:数据指标的确过于繁杂,不同类型、不同阶段、不同属性、不同规模的产品采用的指标可能完全不一样,很难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
未来的十年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,产业互联网的特点是数字化。 这意味着各行各业急需数字化转型,行业想要转型离不开互联网管理系统(B端产品)。 AI大火、云计算集中爆发、5G商用、SaaS成抢跑赛道……所有新兴信号汇聚在一处,开始讲述产业生意的新故事。 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里: 我们见证了腾讯To B的
产品卖不掉始终是困扰营销人的一个问题,到底是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?是产品不够好还是说营销力度不够?本文作者从这些方面对产品卖不掉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分析,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,与大家分享。 让很多人追捧的“营销”,到底应该如何做,才能把产品卖出去?或者说,要把产品卖出去,到底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?为什么有
用户成长体系用的好,会成为一款产品最长寿效益最高的运营手段;反之,则会成为产品尾大不掉的累赘,费尽力气却得不到拉新、留存、促活的目的。 某吧:“抱歉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目前仅允许4级头衔以上会员发贴”某点评:“报名失败,本霸王餐活动为橙v专享,你还没有点亮VIP”某红书:“恭喜你升级为困困
B端工作看起来总是没有C端工作那么有趣,面临的限制比较多,面对的客户付了钱(金主爸爸),很多时候总是左右为难。在实际工作中,面对这些情况该怎么办?笔者根据自己的B端工作经验,总结了一些交互设计的要点。 从事B端SaaS行业已经两年有余,从最开始面对需求的茫然无措,到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基本方法
产品设计要有“度”,这个“度”分为产品策划与产品设计两个层面,每个层面上都有很多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问题。 首先说说什么是产品的度,套用管理学的一句话:产品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,所以产品的度此处论产品的科学性和艺术性,一个好的产品两者兼具,但又都不会过,一切是最合适的。说说产品的科学性和艺术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