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9 ,刷屏时代的终结
在一片裁员潮中,大部分人的2019注定过得并不轻松。 若与“刺激2018”对比,今年大家的朋友圈枯燥无趣了许多。2018年上半年是营销刷屏的高峰期,不仅有定制全家福、定制工位等DIY类H5,还有网易戏精课、新世相读书会等知识付费分销裂变式推广,再加上《我的使用说明书》等测试类H5…… 而今年上半
在一片裁员潮中,大部分人的2019注定过得并不轻松。 若与“刺激2018”对比,今年大家的朋友圈枯燥无趣了许多。2018年上半年是营销刷屏的高峰期,不仅有定制全家福、定制工位等DIY类H5,还有网易戏精课、新世相读书会等知识付费分销裂变式推广,再加上《我的使用说明书》等测试类H5…… 而今年上半
前段时间,一家B轮公司的CEO和笔者聊起,他们正打算孵化的社区产品,2个小时里他竟然把我说的一愣一愣的。 让我这么吃惊的是:这位从创业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先行者,对社区的理解居然完全处于0的阶段;并且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:公司核心团队无一人对社区运营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。 可惜了——他几百万的垂直用
KOL(关键意见领袖),在营销学上通常被定义为:拥有更多、更精准的产品信息,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,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。 近日,“最怕李佳琦的OMG”成为网络最新流行语。李佳琦凭借丰富的美妆知识以及对众多化妆品品牌的见解,在淘内成为一名“带货”KOL。 剖析KOL背后的美妆市场
其实不太喜欢评论不同行业的两种形态,尤其谁灭掉谁,就像当初我在微博时候,很多人看到我就问,微信会不会把微博干掉。有“不服就干”的精神是好的,但是完全不同的2种社交工具,各有优劣,非要谁干掉谁,本身就很搞笑。且分析文章不少了。 没想到,昨天下午喜欢的一个球友说,你可以写啊。行!挽起袖子,站在广告主
最近和朋友聊得最多的,就是KOL运营。很多人认为KOL运营就是找大咖背书,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。 今天,我将详细和大家聊聊,什么叫KOL运营? 一、什么是KOL KOL,关键意见领袖(Key Opinion Leader)。通常被认为是:拥有更多、更准确的产品信息,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,并对
1 年内实现了 280 篇 10 W+,超 200 个合作品牌,最贵产品单价达 3000 万,营收近 2 亿。 「GQ 实验室」做到了。 对于公众号来说,收入是存在天花板的。通常大号天花板是年收入 3000 ~ 5000 万,它却打破了这个边界,并不断刷新记录。 不同于传统自媒体,「GQ 实验室
为什么阿里要连续三年办双十一线下购物晚会?为什么腾讯要押注产业互联网?为什么阿里、百度不约而同入股线下电梯媒体?为什么抖音要开线下“快闪店”?为什么张小龙会要强调小程序是为线下而生?……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再增长,当互联网在线总时长日益逼近天花板,流量焦虑症在互联网巨头们中蔓延,曾经的线上王者们无
最近,开春大剧《都挺好》想必已经在你我的微信朋友圈、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刷屏了! 相比较于去年爆火的宫廷剧《延禧攻略》,这部都市剧已经有赶超其热度的迹象! 根据第三方数据得知,《延禧攻略》上线2天后破亿,3天之后突破2亿,播出仅24天,在爱奇艺平台总播放量已达45亿,多次霸占朋友圈和微博热搜,算是
海报裂变作为一种普适性和效果性都比较好的增长裂变方式,最近两年有很多的刷屏案例,比较著名的有新世相营销课和腾讯公益的小朋友画廊等。也正是因为海报裂变的效果相对较好,所以很多人都开始研究和使用海报裂变的形式,并且还逐渐演变出第三方工具平台,可以让更多没有研发能力或研发能力有限的公司能够做一些海报裂
现在女孩子间的聊天很多都是以这样为开头: “昨晚在小红书上看到一款XX,感觉应该很不错,已经加入购物车了”“啊,真的吗?快点快点发出来我们看看”我们知道:传统广告的触达率和转化率现在都逐渐在下滑,而以内容营销为内核的种草对于产品和品牌越来越重要。 如果说传统营销是用哈利波特里面的吐真剂来获得真相